“十三五”规划实施以来,广大农村电影放映工作者坚持初心使命,深入农村、扎根基层,通过电影宣传科学理论和先进文化,成为传播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力量。据电影数字节目管理中心编辑部了解,“十三五”规划实施期间,作为吉林省内唯一一家跨地区经营的农村电影院线,吉林省农村数字电影院线承担着6个地级市、24个县(市)、5432个行政村的公益电影放映任务。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放映活动、狠抓放映质量、拓宽放映范围、开展“群众点映”等方式订购观众喜闻乐见的优秀影片,不断增强公益电影放映在人民心中的满意度。

“十三五”规划实施期间,按照国家关于实施农村电影放映工程的整体部署,吉林省农村数字电影院线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吉林农村电影院线)在吉林省委宣传部、吉林省电影局的指导下,牢记使命,主动作为,坚定不移地当好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传播者、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者、公益电影惠民服务的践行者。在积极推进规范化、标准化放映的前提下,注重创新放映服务模式,拓展放映服务范围,提升放映服务质量。

吉林农村电影院线是吉林省内唯一一家跨地区经营的农村数字电影院线,担负着吉林、辽源、通化、白山、松原、白城6个地级市、24个县(市)、5432个行政村的公益电影放映任务,服务农村人口约828万。每年放映公益电影76000余场次,有力地保障了农民群众的基本公共文化权益,切实让农民群众感受到中国电影改革发展的丰硕成果。

一、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放映活动丰富多彩

“十三五”是决胜脱贫攻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五年,是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懈奋斗的五年。对此,吉林农村电影院线不断强化大局意识、责任意识,自觉承担“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务,紧紧围绕中心工作需要,按照中宣部、省委宣传部的工作部署,积极开展公益电影放映活动,讲述中国故事,彰显中国理念,传播中国价值观,凝聚中国力量。

围绕“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等重要时间节点,大力开展主题放映活动,通过放映《建党伟业》《建国大业》《厉害了,我的国》等优秀国产影片,讴歌新中国成立70年来,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艰苦奋斗、砥砺前行的光辉历程,展现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所取得的巨大变化,引导广大人民群众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

2018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吉林视察时强调,吉林要实现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根据吉林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吉林农村电影院线立足本职、立足岗位,坚持用优秀的电影教育群众、感化群众、激励群众,引导广大人民群众坚定信心,攻坚克难,努力为吉林经济社会协调全面发展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先后配合“我们的中国梦文化进万家”“农民文化节”“健康生活·悦动吉林”等活动安排,有针对性地开展“公益电影+脱贫攻坚”“公益电影+扫黑除恶”“公益电影+普法宣传”“公益电影+疾控预防”“公益电影+农科普及”“公益电影+安全警示教育”等放映活动,为吉林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助力加油、营造氛围。

二、建章立制,加强管理,放映服务逐步规范

“十三五”期间,根据放映任务需要,吉林农村电影院线设立了30个放映服务站、313个流动放映队。针对放映服务区域广、辐射面大、放映点多等特点,吉林农村电影院线坚持从提高放映服务的规范化水平抓起,确保放映场次落实,服务质量不断提高。

先后制定完善了放映员工作手册、站长工作手册,对映前宣传、放映现场(包括放映员执机站位、设备操作摆放、银幕架设、仪容着装等)以及放映服务质量上都做了具体规定,实行“统一订片、统一标准、统一着装、统一监管”。建立完善流程化、统一化、定量化的管理机制,实现了“一人一档案”“一设备一档案”“一车辆一档案”管理模式。

吉林农村电影院线注重管理创新,在工作细节考核中破除“减分”制,注重强化正向激励机制,制定科学、合理、有效的激励办法,对宣传效果、观影人数、主题放映活动等提升农村公益电影关注度的做法视情况予以“加分”。每月对各站放映情况、工作情况进行综合打分,定期以简报的形式公布评比结果、通报工作情况,激发了放映队伍“比学赶帮超”的工作热情。

吉林农村电影院线紧密结合放映工作实际需求,研究制定相应的培训机制,以岗位技能提升、业务知识更新、创新思维训练、工作经验交流为重点,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分层分类施教。主要采取两级培训制,院线每年至少组织两次以上集中培训,各站每月至少自行组织一次业务培训。

此外,院线每两年组织一次放映员业务技能比武,以站为单位,地区设立分赛场,筛选一名放映技术能手,参加公司组织的放映技术比武决赛。培训工作的持续开展,有效提升了放映员的责任意识、业务本领和实践能力,由放映员自制研发组装式滑轮银幕架逐步得到推广应用,其搭建简单、方便、快捷,银幕平整,且牢固抗风能力强,安全系数高。

吉林农村电影院线始终坚持长效监管机制。充分利用省级公益电影监控平台,通过手机照片回传的方式,实时查看现场放映情况。将313台流动放映车全部安装了车载GPS定位装置,通过行驶轨迹,查询锁定放映具体位置。建立企业网站,拓宽了服务渠道,鼓励引导群众在线举报,提升了社会监督力度。坚持每天用专人对监控平台反馈情况进行检查、监督,发现问题立即纠正。坚持深入一线,每月利用三分之二的时间前往各放映队暗访、抽查,倾听老百姓的观影需求和建议,发现问题就地整改。

三、争取支持,加大投入,放映服务能力逐步增强

“十三五”规划实施以来,为提升放映服务保障能力,吉林农村电影院线积极争取吉林省委宣传部、省财政厅的支持。几年来,吉林省先后安排专项资金1000余万元,支持院线建设乡镇固定放映点。

吉林省地域状况相对复杂,一半为平原,一半为山区。为着力解决农村放映交通上存在的困难,院线又争取财政资金854万元,利用三年时间为313个流动放映队全部配备流动放映车。运输保障能力提升后,院线在保障各行政村公益电影放映的前提下,将放映触角延伸至社区、学校、广场、军营、厂矿、监狱、孤儿院、养老院,进一步拓展了公益电影放映服务范围。

吉林省地处我国东北,冬季寒冷,无法开展室外流动放映,以往农民群众在农闲时节看不到电影。为进一步丰富农民群众的业余文化生活,满足他们的观影需求,努力实现从室外放映向室内放映转变,从露天看电影向室内看电影转变,从黑天看电影向黑天白天都可以看电影转变,从站着看电影向坐着看电影转变,院线协调整合乡镇原有公共文化服务基础设施,推进乡镇数字电影厅建设工作。充分利用文化站、活动室、会议室等场所,安装放映设备,使其具备放映功能,先后建成乡镇数字电影厅215个,覆盖率达55%以上。

目前,所有乡镇数字电影厅每周为农民群众放映一场电影,全年每个电影厅放映公益电影52场,提高了放映服务频次,改善了观影条件,有效解决了当地群众冬季看电影难的问题。

四、丰富片源、选片下沉,群众满意度逐步提升

随着经济社会日益发展、人民生活水平逐步提高,农民群众在精神层面的需求也越来越高,渴望能够看到更多更好的优秀影片。“十三五”期间,吉林农村电影院线深入开展调研工作,努力把握好农民群众的欣赏水平和口味,通过调研了解到,本地区农民群众对战争题材、动作题材、喜剧题材的故事片以及具有一定科普常识的科教片更有兴趣。根据调研情况,院线就订购影片事宜专门向上级管理部门申请了财政支持,吉林省委宣传部、省财政厅每年安排专项资金100余万元,用于支持院线订购国产新片大片,为广大基层农村观众看到更多喜爱的国产优秀影片提供了坚强保障。

近年来,院线先后订购了《战狼2》《勇士》《无双》《我不是药神》等200余部优秀故事影片以及《健康促进与疾病预防》《保护青山绿水·留住金山银山》《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等50余部科教影片,每年订购商业影片比例占总场次的97.4%,有力地丰富了农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

院线在部分行政村积极开展“订单放映”模式,根据农民群众选择的影片,及时订购场次并组织放映,由以往“我放你看”逐步调整为“你点我放”。同时,利用网站,发布资讯、影讯、工作动态,在线与广大农民群众互动交流,认真听取农民群众的意见建议,及时调整和完善放映服务。经第三方评定机构调研评定,农民满意度调查持续升高,2019年农村公益电影群众满意度达到94.5%。